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2022年11月29日,我国独立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该遗产项目世代传承,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成熟发达的传统技艺、种类丰富的手工制品,体现了中国人所秉持的谦、和、礼、敬的价值观,对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并通过丝绸之路促进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次申报工作参与单位涉及15个省(区、市)的4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江苏参与此次联合申报的三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分别为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
绿茶制作技艺(碧螺春制作技艺),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碧螺春茶俗称“吓煞人香”。该茶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四绝闻名中外。碧螺春茶摘得早、采得嫩、拣得净,每500克特级茶有7万多个芽头,为全国名茶之最。
绿茶制作技艺(雨花茶制作技艺),2021年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主要特征为独创的搓条抓条、精制筛分、烘焙。独特的制作技艺,让雨花茶具有了紧细圆直、锋苗挺秀的松针外形,以及香气高雅、滋味鲜醇的内在品质。
茶点制作技艺(富春茶点制作技艺),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富春点心采用传统方法手工制作,技艺精湛,造型雅致,品种繁多,各具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