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 当前位置: 非遗项目 > 苏州腊八习俗
苏州腊八习俗
SZ-008-Ⅹ-055
民俗
市级
第八批(2024年6月公布)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腊月初八是进入腊月后,第一个重要的岁时节点,即为“腊八节”。这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过后,传统意义上的“年”就开始了,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故也有“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谚
腊八节在全国范围内都是一个重要的岁时节点,各地习俗也可谓琳琅满目,苏州作为江南文化中心地,其节俗主要受佛教影响甚深,自唐宋以来,随着佛教的传入,腊八节被蒙上神佛色彩,此节被视为“佛成道日”,熬煮、品尝、赠送腊八粥成为其主要节俗,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吃腊八粥也不忘记先敬老,当地的寺院也会在当日向过往行人施粥,僧人早早起床,用米、豆、乳蕈、胡桃、百合等,煮好五味粥,抬至山门外,馈送门徒,以应节令。留园街道辖区西园戒幢律寺,至今仍保有每年腊八节施腊八粥的习俗,前来领粥的市民络绎不绝,形成了活态传承至今、独具留园地域特色的腊八民俗文化、粥文化、养生(健康)文化等。同时腊八节与“感恩文化”渊源深厚,由于施粥的节俗,在古代,腊八节也被视为慈善日,至今苏州民间还存续着祭祀、祈福迎春、感恩、孝亲等民俗事项,弘扬和睦邻里、勤俭持家的中华传统美德。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腊八节则是倡导大众学习中国优秀文化中的知恩、报恩思想,体会感恩背后是内心深刻的知足,让人们懂得一感亲恩、二感师恩、三感友恩、四感情恩,学会惜福感恩,怀着感恩的心来回馈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传承发扬腊八民俗文化可以提炼出既尊重文化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的节日文化要素。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0219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