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 当前位置: 非遗项目 > 兰花会
兰花会
SZ-008-Ⅹ-049-01
民俗
市级
第八批(2024年6月公布)
中国兰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在古人长期的兰事活动中,逐渐形成了艺兰传统和兰花会,极具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文化艺术价值。“艺兰”是一门以欣赏艺术为主的,包括兰花品鉴、兰花集会(赛兰斗兰)、雅集等,兼顾兰花养护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传统民俗。它体现了我国古老的民族文化,承载着珍贵的人文历史信息和原始记忆,具有人类学、民族学、植物学、民俗学的学术价值。
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了江浙地区的“艺兰”重镇,艺兰的理论总结发展已趋成熟。苏州人撰写的《第一香笔记》与《兰言述略》等经典艺兰专著相继问世。这深厚的兰文化积淀为苏州兰花会民俗提供了丰沃的土壤。晚清时期,苏州各处开始时兴兰花会,《兰言述略·附录》中提到,苏州、上海等地的艺兰人常举行兰花会。谓:“吴郡自庚申(1860年)后,栽兰蕙者皆寻常贾人,至癸酉(1873年)春始,有缙绅来沪络绎购买老种名花,即于初五日作花会,观士绅济济,观者如堵,大为胜举。”“庚申以前,各处花会颇盛,苏郡(苏州)不时举会无一定期,浒关(今苏州新区浒关镇)亦每年必聚”。浒关的兰花会,袁景澜在《吴郡岁华纪丽•三月·游山玩景》(1849年)中有记述。谓:“巏山为阳山别支,东北有峰,名来鶴,望如狻猊,土人指岞崿为雌,巏山为雄,秦时管仙隐此,亦名管山(今名观山)。山上神祠亭榭随山结构,游者群集。春时结兰花社,奇花异品,一盎千金。”
“民国初,苏城人士为弘扬兰文化,每于春季兰花绽放时节,必摆兰花会于阊门留园中,选择珍稀兰蕙品种展出,外套以瓷盆或紫砂的古盆,置于红木花几上,以后示其超群不凡”《兰苑记事》记载。园林兰花会遂成风尚。1950年代初园林部门即在沧浪亭创建兰室。《兰苑记事》谓“年年举办兰花展,有时春兰罢后,续展蕙兰。”“六十年代初,由园林局主办,由姚老轩宇主持,金于荣辅之,在沧浪亭明道堂展出,每年举行兰展或蕙花展,…盛况空前。”
从1996年开始,沧浪亭常态化举办兰花展会,至今已历25届。成为了传承苏州兰花会民俗的园林盛事,对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0219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