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 当前位置: 非遗项目 > 苏州黄桥粉青鱼宴烹饪技艺
苏州黄桥粉青鱼宴烹饪技艺
SZ-008-Ⅷ-017
传统技艺
市级
第八批(2024年6月公布)
黄桥的地形像一只碟子,东高西低,地势低洼,积着一涡天堂水,如同盛着一碟鲜露,让黄桥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得以靠水吃水。黄桥碟间的水网四通八达,如同树的根枝,伸向四面八方,顺着这些根枝,黄桥人爱闯敢拼,不内敛于小盆地一样的沼泽,不安然于吃上几条自然河道里滋生的小鰟鲅、小穿条之属,而是总在凭着自己的聪明智慧激活这片天堂水,尽最大可能创造水的价值。黄桥水的价值在于保持它的澄明,在于结合自然之力和人为之力,相得益彰,养育出自己的鱼,做好这件渔事,黄桥因此拥有了“渔乡”的美名。
黄桥粉青烹饪技艺分布吴文化地域,从行政区域划分,是以黄桥北庄村地区为中心,流传于市各区及周边地区。黄桥北庄村的养鱼历史悠久,约有2500年的时间。悠悠岁月中,所养殖的大青鱼,居“四大家鱼”之首,明《姑苏志》有“今荡鱼以此为最美”的记载,是养殖鱼中的姣姣者。黄桥青鱼的成名,是因为其专食螺蛳,所以肉质结实,油锅里煎炸鱼块时皮缩肉绽,鲜嫩可口,其特别的风味受到上海人的青眯,被昵称为“庄基粉青”或“黄桥粉青”,是节日期间苏沪地区人们餐桌上必备的上等佳肴。
黄桥青鱼无论是质还是量,在80年代就已经扬名海内外了。有了原材料的保质保量,加上黄桥青鱼的烹饪方法层出不穷,一代又一代的食客,对于黄桥粉青宴更是作为家乡特有的味道,都印记在了每个人的生命当中。青鱼的制作工艺有近百种,但是作为黄桥粉青的传统做法,熏、糟、红烧、蒸,应该是最常见的做法。苏州黄桥粉青宴烹饪技艺,即将百年传承技艺进行归纳整理重现。在品尝粉青宴的过程中,突显其文化价值。同时黄桥粉青在经济、旅游都有着重要价值。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0219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