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2500年历史的专诸巷(以吴国勇士专诸命名)曾以眼镜业、玉器业名誉海内外。清末民初,由明朝发明家孙云球创始并发扬光大的手造眼镜业由阊门外转移至专诸巷,成为眼镜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有眼镜店二十多家,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手造眼镜工坊集中地,产品批发至全国和全世界。全球最大的手造眼镜基地——日本靖江,其实是由靖江政治家增永五左卫门1905年开创至今。初衷是为了改善当地渔民靠天吃饭的困苦生活,从大阪请来几位来自中国苏州专诸巷的手造眼镜老工匠进行授业。明清以来很多国内名人和苏州人配眼镜,均到专诸巷,由此产生了两句谚语:“专诸巷配眼镜——各人眼光不同”;“专诸巷配眼镜——对光”。专诸巷协新眼镜店(专诸巷98号,1949年前原名协顺眼镜店)是巷内最早也是唯一一家留存至今的前店后坊的手造眼镜店。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机械流水线工业的发展,中国深圳横岗、江苏丹阳、福建厦门成为全球三大机械流水线生产眼镜基地,而日本靖江反而成为了高档专业手造眼镜的最大基地。为了复兴苏州手工眼镜制作技艺,专诸巷协新眼镜店钱勇康师傅和其徒弟李济方,采用祖辈传承下来的手工眼镜制作古法技艺,谨制出一款款晶莹剔透散发幽香的赛璐珞手造眼镜,打破了只有日本靖江才能制作赛璐珞眼镜的神话。手造眼镜在苏州、武汉等眼镜店销售时获得顾客非常高的评价,完全不输日本靖江制镜。其中赛璐珞独特制框工艺、镜腿穿芯工艺、超亮打磨配方工艺等近十项技艺至今没有被日本工匠所掌握。
姑苏区协新眼镜店(原名协顺眼镜店)是清末民初保留至今的苏州手造眼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单位,前店后坊。宝素梵雅眼镜店和大墨小白眼镜店是协新眼镜店在全国开设的手造眼镜工序展示和精品销售的店铺。苏州手造眼镜粉丝遍布全国。现正准备筹建苏州手造眼镜博物馆,用来集中展示和传承推广中国苏州这项独特的手工眼镜制作技艺。苏州手工眼镜制作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制镜技艺皇冠上的明珠。一套完整的历年积累下来的制镜数据,118道严谨制作工序,精工细磨,人体工学设计,使手造眼镜具有传统机械流水线眼镜不可比拟的佩戴舒适度和复古时尚度。好的手造眼镜不仅框型经典时尚,而且光泽晶莹剔透、质感细腻,堪比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