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 当前位置: 非遗项目 > 赏石加工技艺
赏石加工技艺
SZ-008-Ⅶ-006-02
传统美术
市级
第八批(2024年6月公布)
赏石文化是以收藏、鉴赏天然观赏石所概括总结出来的有关理念原则。观赏、收藏有经济价值的石质艺术品。同时在收藏过程中的创造、传承并发展以人文为根基的思想体系。观赏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赏石文化最初是与古代文人的山水游览文化起源有关,是一项对自然的崇拜和审美的活动。后被视为一种微缩景观艺术。或被放入庭院,如 :苏州的第十中学内的瑞云峰、留园内的冠云峰。或被放置屋内厅堂,称为“清贡”。如北京故宫和苏州各大园林厅内都有放置。中国的文人还专为观赏石著作了大量的诗词及书籍,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太湖石记》、清代诗人蒲松龄的《石语》、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太湖石志》、民国时期张轮远的《万石斋灵岩石谱》等,全面介绍各种赏石的产地、形成、玩法和心得。其中明代作家林有麟的《素园石谱》是迄今传世最早篇幅最宏伟的一部画石谱。各种奇石其实是地壳内部及地表的地质作用的结果。所以赏石文化还涉及到地矿 质学、岩石学、古生物学和陨石学的知识。新中国成立 ,改革开放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的对接,使得赏石活动进入了全新的发展。当前观赏石的魅力吸引了各阶层人士的收藏和经营 ,由原来是附属于古玩杂项,到现在成为了大众化的收藏大项,证明了赏石文化事业地位的提高。倡导了现代精神文明,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苏州是赏石发源地之一 ,中国传统的四大名石中苏州就占了两大类 :太湖石和昆石 。一块赏石变化多姿 , 首先要品石、相石、读石。根据石的 走势、洞穴的分布、肌理变化确定主题 。然后确定配什么款式、座的大小 高低的比例尺寸 有了初胚再定位、落嵌、划样、定脚位 。再选择雕花的纹样,确定疏密程度 然后再精细修改打磨装脚、平准矫正等多道工序。成型后再进行水磨、批灰和多道上漆、烘干才算完工。
苏州观赏石现在的玩家和商家很多奇石商家遍布苏州各个地方得不到有序管理造成经营不规范人为的造假扰乱了市场蒙骗消费者和爱好者传统艺术得不到很好的传承。观赏石配底座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技艺的新兴产业对专业手从业者需要有一定悟性和审美观念 劳动强度大意外风险也大所以专业从业者少而开个专业配座加工坊各项开支很大所以在没有专业制作场所和专业人员的情况下造成了成品粗制滥造失去了应有的传统技艺和艺术感,当下年轻人不愿学习和从事这个行当将来有可能使这份传统艺术技艺很难生存发展下去。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0219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