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汤面制作技艺,苏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苏式汤面是苏州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面食文化中的瑰宝。陆文夫先生在《美食家》中详细描述了苏式汤面的特色和吃法,他所描绘的“头汤面”是中国面条一绝,为无数食客所向往。苏式汤面的色香味质形器声均有独到之处,特色鲜明。面条爽滑、汤色清澈、汤味醇美,浇头多变,吃法多样,食具典雅,耐人寻味,充分体现了苏州传统饮食清丽、柔和之美。
吴地文化、水的环境、苏州人的精巧造就了浓郁地方特色的苏式汤面。苏式汤面选料讲究,做工精细,体现了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苏式面点各种面浇选料严谨,有一定讲究,如爆鳝必采用活杀黄鳝,焖肉则用五化肉中硬肋,肉丝选猪腿肉,卤鸭选用当年新鸭。制作著名“焖肉面”其烹制工序有好几道,而且须环环相扣,才能做出的焖肉味香扑鼻,入口酥烂,遇热即融,“不用齿啮”。爆鱼、鳝浇是酱澄黄色,口味甜里带咸,汁浓无腥味,外脆里嫩,风味尤佳。苏式面点捞面亦有讲究,苏式面馆中撩面师傅称“二灶”,擅长用小抓篱(俗称观音斗),撩面出水清,不拖水,速度快,面入碗面卷作“鲫鱼背”式,式样美观。苏州面是一种“惠而不贵”的大众食品,吃面经济实惠,旧时农民进城、老太太入城烧香、商贩走卒中午多进面馆,既能尝鲜,又能吃饱肚皮。苏式汤面吃法大有讲究,面汤浇头合一,之于一碗苏式面,相互映衬,缺一不可,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让食客饱腹,又可以品尝到苏州饮食的美味。
苏式汤面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历史悠久,精湛的制作技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特色而闻名中外。苏式汤面面从面条加工、下面汤水、捞面招式、吊汤工艺、浇头制作,以至于浇头摆放,每一道工艺都很考究;面条软硬、面汤宽紧、葱蒜投放,任客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