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阳澄渔歌),苏州市一批吴歌扩展项目,苏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七都太湖渔歌,从明末流传至今,已有约四百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今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庙港沿太湖一带。在水域上捕捞鱼虾,是生活在这里民众的主要劳作方式之一,出于情感表达、协调劳动节奏、消遣解闷等需要,渔民在水域劳作时逐渐养成了唱渔歌的习俗。长期的演唱实践,培养了渔民们的演唱才能,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渔歌手。其所唱内容和形式颇为丰富,既有短山歌,也有中长篇叙事歌;既有情歌,也有仪式歌;既有清口演唱,也有简单乐器伴奏或“和口”(伴唱)。内容涉及社会、道德、伦理、审美、风俗、经济等诸多方面,倡导劝人为善、扬善惩恶、见义勇为的价值观。目前,在七都镇庙港渔村社区里仍然有好多位中老年渔民在唱世代口口相传、渔民喜闻乐见的太湖渔歌。
七都太湖渔歌的内容和形式颇为丰富,既有短山歌,也有中长篇叙事歌;既有情歌,也有仪式歌;既有清口演唱,也有简单乐器伴奏或“和口”(伴唱)。内容涉及社会、道德、伦理、审美、风俗、经济等诸多方面,倡导劝人为善、扬善惩恶、见义勇为的价值观。
七都太湖渔歌,当前有四大流派。一是以太湖兴隆社现任班主、现年88岁的徐贵祥为代表的“徐派”;二是以新兴社现任班主王根林为代表的“王派”;三是以德义社现任班主杨长生为代表的“杨派”;四是以民众社现任班主、现年87岁的奚金官为代表的“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