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灯谜,苏州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苏州灯谜,作为吴地灯谜的代表流派,以吴文化为母体,拥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鲜明的地域特色,丰富的灯谜史料,精彩的灯谜作品,一流的谜人队伍,广泛的群众基础。
“无灯谜,不元宵”,苏州民间历代有猜谜习俗。东汉《越绝书》中的隐名赋体诗为苏州灯谜之萌芽;唐代陆龟蒙与客寓苏州的皮日休以诗隐谜;北宋范仲淹作词为谜;宋代沈括《梦溪笔谈》载吴中士人隐语写信;元代苏州达鲁花赤(蒙语:地方官)八刺脱国公作字谜;明唐寅、祝允明、文征明、徐桢卿品联猜谜;清代俞樾著《隐书》;晚清到民国灯谜开始通过新闻媒体有奖猜射传播,猜灯谜在市民中极有影响。
苏州灯谜创作善于与苏州人文历史、民风民俗、国家政策法律等相结合,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艺术个性,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时代特征使得苏州灯谜在中华谜坛独树一帜。
苏州谜人具有较高谜艺水平。上世纪八十年代,拥有全国影响的《文化娱乐》杂志举办“谜坛点将台”活动,评选出的五位“全国最佳谜手”中苏州谜人占三席。
苏州谜事活动拥有广泛的影响力。1986年,《纪念苏州建城二千五百年苏州谜会》享誉海内外;2014年,《“苏州杯”廉洁·法治全国灯谜大赛》在全国开“廉政·法治”主题谜事活动的先河;从2013年起,通过持续不断的专题系列活动,苏州灯谜拥有了“法治灯谜”这一法治文化品牌。苏州谜事活动的参与者遍及海内外,苏州灯谜也因此拥有全国性的影响力。
苏州灯谜,是中华谜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中华谜坛占有重要地位。
一、苏州灯谜种类:
苏州灯谜从谜语中派生出来,自成体系,属于“南派”灯谜。古有灯下挂谜猜射,随者科技的进步,照明的发明,现对灯的要求已逐步淡化,对谜的制作和猜法不断创新,现总体可划分为民间谜与文义谜两大种类。
(一)、民间谜(苏州俗称“谜谜子”,苏州方言读音“妹妹子”),是苏州人民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大多是事务谜,与生活息息相关。由谜面、猜射范围和谜底组成。常以民歌、童谣、顺口溜等诗句形式为谜面。例如:远看像座亭,近看没窗棂,上边直流水,下边有人行(猜日用品)伞。
(二)、文义谜(也称灯谜),是经苏州历代文人加工创新,在上层社会和文人中流传的谜语,主要以书面传播。其名目繁多,例如:青(猜千家诗二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二、苏州灯谜活动内容主要有:
1、灯谜展猜
包括:节庆日灯谜展猜、专题灯谜展猜、全国性和地区性灯谜大赛竟猜、网络微信灯谜猜,与新闻媒体共同举办有奖征猜活动等
2、灯谜雅聚活动
3、举办灯谜文化展览
4、举行灯谜知识讲座
5、灯谜学术研讨会
6、整理出版谜刊、谜书
7、发布网络新媒体灯谜电子杂志
三、苏州灯谜猜制基本方法
猜谜与制谜,顺序虽然相反,但基本方法相同。苏州灯谜猜制几种主要方法:离合法、会意法、象形法、别解法、象声法、借代发、综合法等,苏州谜语属“南派”,猜制方法多用离合法和会意法。
四、苏州灯谜活动程式
⑴制作谜语 ⑵书写谜条 ⑶布置谜场 ⑷猜射方法(有传统悬猜法、灯谜擂台、电控抢答竞猜、网络新媒体竞猜五种)(5)发放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