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铜器制作技艺(传统古铜器制作技艺)
JS-05-Ⅷ-0005-01
传统技艺
省级
第五批
铜器制制技艺源远流长,在商周时期,铜器大多是熏器,都为烹煮所用。至周末、汉代,铜器则转为贵族的生活器物。明清时期,苏州成为铜器制作中心之一,苏州顾湘舟精研督工制做的仿古青铜器从形质、铭文、纹饰到厚薄、重量等都有实物或资料作依据,工艺达到很高水准。明初宣德炉则成为其中重要的代表器型系列,其中铜香炉是仿古铜器中的一个重要类别,以紫铜、白铜、黄铜为材料制作炉身,炉盖上镂刻各种精致的纹饰吉祥图案或错金错银,即有收藏观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
传统古铜器制作技艺主要工序分为雕模、翻模、灌蜡、修蜡、挂料、失蜡、焙烧、浇铜、切浇口、打磨、做色等10几道工序,相关器具多为常见工具,其中有大小雕刻刀、桶、棒、刀片、锅、榔头、凿子、锉刀、粗细砂纸等等,传承至今依照保持着传统工艺“失蜡法”的手法特征,工艺以精、细、雅著称,工序繁复,环环紧扣
,不容一点瑕疵。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0219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