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 当前位置: 非遗项目 > 摸壁舞
摸壁舞
JS-05-III-0005
传统舞蹈
省级
第五批
摸壁舞是一种具有傩舞色彩的民间舞蹈。明代长江之滨年旺街建有江神庙,每年举行江神巡行庙会,前有喝道开路的仪仗,这便是摸壁舞的雏形。晚清,沙上毛竹镇修建神王庙,每逢庙会抬神出巡,其喝道开路的仪仗又增添各种动作,摸壁舞逐渐成型。摸壁舞在境内沿江一带传播已有400多年历史。
摸壁舞由青壮男子表演,人数8至10多人。表演者头戴绘有符咒的高帽,脸套赤面獠牙面具,颈佩缀着6枚铜铃的项圈,肩搭叶片状披肩,身穿黑色紧身衣裤,腰间围着形似树叶的围裙,脚着黑色布鞋,手腕、脚踝也套有六只响铃的铜圈。庙会神道出巡时,一众“差役”手持钢叉、木棍,喝道开路,边舞边行进。摸壁舞舞蹈的基本程式有“蛤蟆出水”“阿丑寻乐”“八仙醉酒”“饿虎扑食”“长蛇出洞”“欢天喜地”等,造型狰狞、动作刚猛,但也有滑稽逗趣的一面,具有浓厚的民俗风情特色。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02195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