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碧螺春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市已成功入选7个人类非遗项目;
2.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公布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2018年支持项目的验收结果,我市记录工作项目《苏绣-蒋雪英》获评“优秀项目”;
3.我市顺利完成39位在世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评估工作,最终金丽生等8人被文旅部评估为优秀;
4.苏州非遗参与央视拍摄和直播活动5次,其中:6月3日下午的端午吴地民俗直播,全国1011.8万人次在线观看;6月11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拙政园的直播活动总观看量超727.4万;
5.苏州的拙政园和沧浪亭景区被公布为江苏省首批20个“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单位;
6.苏州上久楷丝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和苏州姚建萍刺绣艺术有限公司上榜第三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
7.电影《天工苏作》在美国纽约、洛杉矶、旧金山和加拿大多伦多、温哥华、新西兰奥克兰等七大城市的主流院线献映。2022年11月,该片荣获首届新西兰中文电影周最佳纪录片奖;
8. 举办第四届大运河旅游博览会非遗展,组织51项非遗技艺,74家参展企业,近千件非遗作品参展,精彩呈现大运河沿线省市非遗保护成果,线上直播与线下展览累计参与互动人数达7万人次;
9.全面展开非遗数字化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00件非遗精品佳作3D扫描,并对线下展厅进行360°全景实景扫描,并在“苏周到”APP 、“君到苏州”APP 、苏州非遗信息网等平台上线“数字非遗”频道,初步实现苏州非遗数字化;
10.制订《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评定与管理办法》。办法共25条,主要内容包括:法律依据、名录入选标准、管理与实施主体,名录申报建议主体、代表性项目冠名规定、名录申报程序、保护单位的认定条件与权益及职责、代表性项目及其保护单位的管理、法律责任、实施时间期限等;
11.与市工信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合作,推出“技艺由新”首届苏州青年手工艺人才选拔赛,构建更有利于苏州手工艺创新发展的人才梯队。大赛分研究新星、设计新星、传播新星、工匠新星四个方向,共逾百人报名,经多轮评审最终入围20人;
12.组织苏州非遗项目参加中日韩工艺文化展系列活动、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相约北京 遇见江南”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第四届大运河旅游博览会非遗展、锦绣世界·2022年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织绣印染技艺精品展等各类展览展示活动10余次;
13. 2022年为擦亮江南文化品牌,继续打造“非一般”系列品牌活动。全市全面推广、举办各类活动累计已逾百场,直接参与人次近万人,惠及人数逾百万人次,联合旅游部门、园林部门、广电总台、新华书店、高校、街道社区等众多部门一起参与,获得了社会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4.和苏州市民政局合作推出“文化惠民 乐享非遗——苏州非遗进社区”系列活动,全年持续在苏州大市范围内选定70个社区开展70场非遗体验活动,通过“菜单式”配送把非遗送到老百姓身边;
15. 在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苏州市第34届科普宣传周主场活动暨“典赞科普年度大会”揭晓典礼上,苏州市非遗办抖音账号 “非一般”入选“典赞・科普年度大会”年度科普自媒体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