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戏“五大传奇”之一的《琵琶记》,是古代戏曲经典剧目。
故事讲述了一位书生蔡伯喈在与赵五娘婚后想过幸福生活,其父蔡公不从。伯喈被逼赶考状元后又被要求与丞相女儿结婚,虽不允,但牛丞相不从而依之。当官后家里遇到饥荒,其父母双亡,他并不知晓。他想念父母,欲辞官回家,朝廷却不允。赵五娘一路行乞进京寻夫,最后终于找到,并团圆收场。
在昆曲剧目里,《琵琶记》四十多出戏谱写出的悲欢离合,在张弘老师的重新编排下,变成了全新的《琵琶记·蔡伯喈》。新剧以蔡伯喈为主线,分《拾像》、《议弦》、《女会》、《听曲》、《余韵》五折。在2月7号、8号晚,于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正式和观众们见面。
剧中饰演蔡伯喈的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周雪峰。“蔡伯喈是个很苦闷和纠结的角色,他有了妻子赵五娘,却在皇权的逼迫下不得不娶牛丞相的女儿牛小姐为妻,心里很矛盾。所以这个角色的演绎是很需要抓住人物内心的,对我来说不容易,我也一直在极力去靠近人物。”周雪峰说。
而蔡伯喈作为大冠生角色,(大冠生实为戴髯口的小生,多扮风流的皇帝或狂放不羁的才子)对于较少接触此类人物的周雪峰来说,在声音、形体塑造上尤其需要花功夫,周雪峰说:“大冠生需要我积蓄很多能量,要压得住台,声音也要比以往更宽、厚、亮。而且剧目虽是传统的,但很多内容是新编的,如何把戏填满?剧本在人物揣摩上对我们提出了很多要求。”角色的挑战,对周雪峰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作为能够担当重要角色的演员,周雪峰还是很幸运的。蔡正仁、张静娴、陆永昌三位前辈的亲自教学,让周雪峰收获颇丰:“老艺术家对艺术的执着和精益求精,让我更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不要辜负他们的期望。排戏过程就是磨炼的过程,希望能有好的舞台呈现。”
除了蔡伯喈以外,“三顶角”戏的《琵琶记·蔡伯喈》,还有两位与蔡伯喈旗鼓相当的女性角色,她们贤良淑德、光芒四射,各具特色。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国家二级演员翁育贤、朱璎媛,分别饰演了蔡伯喈的发妻赵五娘和后娶的妻子牛小姐。
翁育贤说:“之前学过《琵琶记》的几折戏,虽然对人物比较了解,但新戏的难度还是很大。原本的戏是有很多情节发展铺垫的,现在很多前面的重头戏都忽略不演,演员还必须得带着这些经历过的故事上场,我需要找到这种感觉。”
原本出演闺门旦较多的翁育贤,这次要抛去一些柔和,增添一些爆发力去表现正旦角色,对她而言,这是挑战,也是拓宽戏路的机会。“我们一些不是很讲究的唱念已经成了习惯,老师都会因为我们的表演不到位而停下来让我们反复练,对我们也是一种督促。”
说起演出,翁育贤也会因观众们未知的反应而有些小忐忑,但她认为自己更应该做的,还是抓紧每分每秒,塑造好这个角色。
作为第二个老婆的牛小姐,朱璎媛刚拿到角色时,不由得把现代女性思想放大了,“我在想,这个角色该有多痛苦。”朱璎媛说。
但老师告诉朱璎媛,在展示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女性,不应过于注重表达愤怒和纠结,于是朱璎媛饰演的牛小姐才逐渐豁达起来。“但即使历史背景如此,从未知到已知的冲击多少还是有的,牛小姐可以接受,但并不代表她完全没有收到打击,这一点是我需要表现出来的。”
经过半年多与牛小姐的“相处”,朱璎媛越来越了解和喜欢这个角色:“她智慧、宽容、大义。”除了与人物的贴近,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朱璎媛的唱念、表现力都在蜕变,在对人物进行揣摩和创作的同时,创作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传统戏是打基础的,新戏才是真正考验演员能力的。”朱璎媛说。
在《琵琶记·蔡伯喈》第一出《拾像》里出演小和尚五戒的,是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徐栋寅,他表示,能够参与到这个剧组很荣幸。虽然几位老艺术家都不是与他同行当的演员,但对戏的节奏把握、对人物的拿捏,还是让他大受启发。
“我以前也演过知客僧的角色,不过五戒和以前演的不太一样,因为这是全新的、按照张弘老师的剧本设计的角色,对我来说是一种没有过的尝试,因为没有模板去照着学和演,所以会有一点压力。”徐栋寅说。“《琵琶记·蔡伯喈》在追寻传统的基础上,创作和表演手法又有了创新,所以演出中一定有新的东西带给大家,期待值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