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在苏举办
非遗办      非遗办      2021-04-08

4月7日上午,大运河沿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研修班在苏州开班,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裴旭,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韩卫兵等领导出席开班仪式,河北、江苏、浙江、北京、天津等大运河沿线八省市100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培训。

1.jpg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所从事项目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杰出代表。

本次研修班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主办,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和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承办,邀请了大运河沿线的100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加,以保护、传承、弘扬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着力增强传承人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着力推动大运河沿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传承能力和水平。

2.jpg

本次研修班将为期4天,邀请到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副司长胡雁,非遗专家贺云翱、吴耀宇等以及抖音团队为学员授课。在授课形式上,打破以往只是老师上课、学生听讲的传统模式,在举办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学员沙龙之外,还将组织学员赴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苏绣小镇、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李良济集团等非遗点进行现场教学。

3.jpg

江苏文化底蕴深厚,非遗资源丰富。目前,全省共普查记录非遗资源项目28922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0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46项,省级项目611个,市级项目1640个,县区级项目4591个。

目前,江苏共建成各类国家和省级非遗传承示范基地、生产性保护基地、研究基地、非遗旅游体验基地、非遗创意基地等各类基地8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0个,各类非遗展示馆(厅)和传习所(传承基地)583个。与代表性项目相对应的是,省、市、县(区)命名代表性传承人7932名,其中入选国家级传承人178名、省级642名、市级2912名,县区级4200名左右。经过多年努力,全省已构建基础厚实、梯次合理、规模适度、传承有序的四级非遗传承保护体系。

4.jpg

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因运而兴、城河共生”,拥有5条运河故道,现存7个遗产点段,9个古典园林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古琴等6个项目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0位。

目前,苏州正持续加强“江南文化”品牌建设,深化运河沿线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加强文旅融合,大力打造“运河十景”,组织策划“姑苏八点半”文旅夜经济等创新产品。

此外,苏州还充分运用数字技术,强化对濒危非遗项目的抢救性保护;健全对非遗传承人的命名、资助和培育制度,使苏州的“人间国宝”备受尊敬,传承人薪火相传;与故宫博物院深度合作,实施“故宫苏作工艺重振”计划,让精美苏作回归苏州;精准营销推广,通过线下共享店、体验店等方式,推动非遗见人、见物、见生活,努力擦亮苏州 “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品牌。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3059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