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镇江市委宣传部、市大运河办主办的“江河交汇·运河人家”首届中国·镇江大运河文化月正式开幕,活动将持续到12月上旬。
镇江是大运河重要节点城市之一,江河交汇特色鲜明,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水利航运价值独特。镇江因运而生,因运而新。大运河不仅影响了镇江城市格局与发展,而且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文化月活动,在镇江市历史上尚属首次,镇江市面向全省邀请其他运河城市参加。苏州作为大运河城市之一,选取了四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参加了此次民俗周活动。
苏绣
苏绣是苏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苏绣”又称为“丝绣”。
陆彩凤(苏绣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苏绣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由刺绣工艺师在丝绸等面料上刺级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
苏式红木小件制作技艺
苏式红木小件制作技艺是苏州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木小件”向来以做工细巧、造型讲究、文化厚重、细腻美观、玲珑精雅而著称。
王认石(苏式红木小件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因形制较小,大多安放、陈设于桌案之上的小型木器,如盘、匣、座子、台屏、灯具、罩架等,故被成为“小件”。
甪直连厢
甪直连厢是苏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起源于清咸丰年间,起初是贫苦农民谋生的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甪直连厢成了人们在庆丰收、贺新春、赶庙会时表达愉悦心情的民间庆喜活动。
“连厢”由一米多长的细竹竿做成,部分雕空、嵌以铜线、系上绒线。打连厢的男女都手握一根连厢棒,唱着地方小调,敲击自身的四肢和肩、腰、背、臀等部位。打连厢时且歌且舞,形式多样,整齐有力,热闹欢快,观赏性强。
段龙舞
段龙舞是苏州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陆家段龙舞起源于江苏陆家镇,其舞龙方式独具特色,在粗犷中见新奇。
表演时,每人高举一段拙朴的“龙身”,上下翻舞,若即若离。龙体在空中悠悠游动看似断开实则相连,动作优美而惊险,内容热情而吉祥,是一种非常有技巧性和观赏性的具有江南特色的民间舞蹈。
开幕式当天活动丰富多彩,通过静态展览、动态展演相结合,观众能够和非遗传承人零距离互动交流,惊叹苏工苏作的精巧和传统工艺的精湛。打连厢和段龙舞的精彩亮相,柔美与力量完美的结合,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本次大运河文化月活动共推出三大类活动
1 文化艺术类
包括镇江市第五届民俗文化周、“‘记录江苏’之‘运河·人家’”短纪录片大赛、2019第七届“中国·镇江西津渡国际纪录片盛典”、江苏省大运河沿线城市地方戏展演活动。
2 展览展示类
包括2019镇江市首届金山文化创意设计展、镇江市大运河摄影展。
3 交流宣传类
包括首届中国·镇江大运河文化月开幕式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镇江分院成立仪式、2019镇江大运河文化论坛和“行走运河”大型全媒体新闻行动。
本次活动将持续到12月上旬,感兴趣的市民朋友可前往参观。
部分图文来源:运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