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谚语有言:“六月里扇仔檀香扇,再热也勿会打恶心。”檀香扇有“扇存香在”之誉,一扇在手,香溢四座。
作为夏天纳凉的必备,扇子本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什,而苏州的手工匠人却把扇子玩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今天下午,苏艺天工大师系列—— “邢伟中檀香扇艺术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
此次展览由我办与苏州博物馆联合主办,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苏州市苏扇专业委员会协办。展期将持续至4月14日,市民可以观赏到精美的檀香扇艺术展品。
邢伟中,制扇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秘书长。
▲ 邢伟中
生于吴地的邢伟中是今日苏州檀香扇的解读者,自青年时期进入苏州檀香扇厂,倏忽间近五十载光阴掠过,他依旧独坐灯前,以艺者不懈的耐心与巧智摩刻檀香扇的绝代风华。檀香扇造就了艺者邢伟中,邢伟中也传扬了苏州檀香扇。
檀香扇是从折扇发展演变而来,因扇骨、扇面皆用檀香木而得名。以檀香木作扇骨早有流传,清人《在园杂志》记载“其扇骨有用象牙者,玳瑁者,檀香者……”,可见明清时就有以印度檀香木制成扇骨的做法,但皆没有形成气候。而今人熟知的精雕细镂的檀香扇,则发源于民国时期的苏州。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州张多记扇庄以檀香木为原料创作出香气馥郁、玲珑精致的檀香扇。在不足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苏州檀香扇成为中国扇艺史中一颗精巧夺目的明珠。2006年,制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制作一把檀香扇要历经十几道繁琐的工序,而做成一把精品檀香扇更是需要花费数月的苦心与坚持。其中特色的拉花工艺集锯、刻、绘一体,极人工之巧的技法之下创造出一幅幅灵秀动人的画面。
苏州檀香扇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运用多种工艺,并使之完美统一的手工艺史,每一把玲珑精致的扇面结精益求精,是诗情画意与材美工巧的融合统一。
苏艺天宫大师系列
邢伟中檀香扇艺术展
展览地址
苏州博物馆 忠王府楠木厅
展览时间
3月13日-4月14日
部分内容来源:苏州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