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年味姑苏”冬令营带你感受最地道的姑苏年味!
            2018-02-07

过年哉,上灯哉,大红灯笼挂起来,兔子灯,绣球灯,还有一盏走马灯。——过年谣

伴随着一首苏州过年谣,2月6日一早,来自全市的近40名中小学生充满期待地踏上了寻访年味的2018“姑苏出发——非遗体验之旅”。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姑苏区文化馆、姑苏区图书馆精心组织策划,在为期三天的冬令营中,孩子们将先后走入苏州民俗博物馆、苏州生肖邮票博物馆、姑苏区非遗生活馆以及多家苏州老字号。

“荡荡观前街、白相山塘街”,写春联、剪窗花、学童谣,与神秘的非遗大师零距离交流。深度体验桃花坞木版年画、苏州灯彩、玄妙观道教音乐等多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品尝黄天源糕团、采芝斋糖果、苏州织造官府菜、苏州船点、梅花糕等“舌尖上的非遗”,充分感受最地道的姑苏年味。

知年俗

“中国现有六大传统节日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第一个就是春节习俗。而我们苏州的春节习俗持续时间长、文化气息浓,内容丰富有趣、历史传承久远。”在苏州民俗博物馆民俗专家沈建东老师说道。

宋艾渝小朋友的老家在东北,对于苏州人的过年方式并不了解。活动现场沈建东说,跟外地相比,苏州人的过年从进腊月就开始了,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以后,正月十五闹元宵,看花灯,苏州人从正月十三试灯一直要闹到十八才结束。

品年味

过年吃什么?这是孩子们最关心的话题了。昨天,孩子们提前吃了一顿非常特别的年夜饭,菜单里除了大家平常熟悉的一些苏帮菜之外,还有苏州织造官府菜、苏州船点和玄妙观小吃3种“舌尖上的非遗”。

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刘骥老师说:“陆稿荐的苏式卤菜讲究时令新鲜,叉烧、酱鸭、酱汁肉、五香酱肉、猪头肉……这些都是老苏州年夜饭中欢喜的小菜。”

享年乐

“荡荡观前街、白相玄妙观”,在老苏州的记忆中,小时候过年到观前街是最期待的事情,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应有尽有。

这次,“年味姑苏”冬令营的孩子们也乐了一把。他们不仅逛了玄妙观的三清殿、文昌殿、财神殿,听道教协会的老师讲述玄妙观的前世今生以及观前街的由来,还欣赏到了有“姑苏仙乐”美誉的玄妙观道教音乐,“尤其是道教绝技‘飞钹’表演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善耕实验小学的徐天绫说。

接下来的孩子们还将在姑苏区非遗生活馆学年艺:写春联、剪窗花,跟随“惠阿爹”、“童谣爷爷”惠桦“白相”山塘街、唱年谣……丰富多彩、好玩又长知识的“年味姑苏”冬令营活动, 10名大师、12个互动活动项目、100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让孩子们度过愉快而难忘的三天,也让他们成为“年味姑苏”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让姑苏的年味在青少年中代代相传!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3059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