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故宫“掌门人”单霁翔来苏!此行主要目的是....
            2018-02-01

他花5个月的时间,磨破20多双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走遍故宫9000多间房间的人。他是董卿口中形容“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的故宫博物院院长,但他却自称故宫“看门人”,他是单霁翔。

今天(2月1日)故宫“掌门人”单霁翔来到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并和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御窑金砖厂厂长金瑾做了一个约定。

“金砖博物馆建设得很古朴,有底蕴,有味道!”上午9点,身穿黑色羽绒服的单霁翔一走进苏州御窑金砖博物馆便对眼前的建筑赞不绝口。

单霁翔告诉记者,他来过苏州很多次,印象很深刻。“苏州这座城市对古城、古典园林以及大运河的保护都是倾注了非常大的力度。所以今天它们都成为世界遗产了。”单霁翔院长告诉记者,在漫长的城市形成和建设的过程中,苏州民众积累了大量的智慧,这些智慧凝炼成今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们不但为苏州服务,而且为国家很多地区的发展服务,包括对于过去的皇宫,和今天的北京建设,苏州都是做了很大贡献。

走进馆内,这次没有穿“布鞋”的单霁翔对馆内铺设的金砖提起了兴致。

“脚下的金砖是古法烧制还是新烧制的?”

“这是古法重制的金砖。”

“现在要卖到多少钱一块?”

“在2万。”

“这样,我们拉钩做个约定,以后御窑金砖厂供给故宫的金砖一定是工艺最好的,品质最佳的,价格1万,好不好。”

……

单霁翔院长和金砖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金瑾做了一个约定。事实上,今天单霁翔来苏还有更重要的约定。

上午10点,单霁翔将“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牌匾授予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苏州市副市长徐美健、相城区委书记顾海东、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杰、副局长徐春宏等领导出席仪式。

这是故宫纪念其肇建六百周年并“将紫禁城交给下一个六百年”的重要工程项目之一,是在邀请全国古建筑专家经过多次考察论证,确认御窑金砖厂技艺传承完整有序、具有唯一性,所产金砖符合故宫对古建筑修缮材料的要求并受当地政府支持之后,所做的一项古建筑修缮质量保证和弘扬民族文化的实事行动。

“苏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人瞩目就是它的精细和严谨,金砖就是集中的体现,从材料供应、制作的方法和检验,到最后成品产生,有一套严谨的程序,所以它久盛不衰。”授牌仪式中单霁翔表示,故宫经过严格甄选,确定苏州陆慕御窑金砖厂作为材料基地,将继续与该厂及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起,联合研究濒临失传的传统材料制作工艺,一起保护传统古建材料生产技艺的传承和推广。同时,材料基地也将承担起生产符合故宫官式古建筑修缮的优质材料的职能。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第六代传承人、御窑金砖厂厂长金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复原一项古法,两代人,历时三十年,还聘请吸纳了社会各类人士的参与,很不容易。她说,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授牌苏州御窑金砖厂,是对金砖厂非遗传承工作的充分肯定和对厂未来发展的一种加持。

授牌之后,她觉得文化传承的责任更加重,金砖厂今后除了为故宫文物建筑的修缮尽力优先提供质量过硬的砖材外,还将合作举办各类金砖的传统文化活动,聘请故宫专家到苏州指导金砖厂的生产和文化衍生品的开发、制作和经营,并全面提高厂内其他各类古建砖瓦产品的质量,让御窑金砖厂跟随时代发展,传承并创新砖陶工艺和文化,提升并拓展苏州御窑的品牌形象。

另悉,本次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首批授牌除苏州金砖生产厂家外,还有南京金箔生产厂家。故宫除与材料基地联合进行研究、实验和相关宣传推广工作外,厂家依然作为相对独立的营运实体,实行“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故宫将每年组织专家对基地的工作和现状进行考察和评估,基地的申请和认定工作也将每三年重新考评一次。

此次故宫官式古建筑材料基地的认定工作,不仅有利于故宫的古建筑保护和研究,也得到了众多古材料生产厂家的积极响应。这不仅肯定了古材料生产厂家的研究和生产工作,给日趋缩小的古建筑材料市场带来不小动力,也让公众更多地关注到濒临失传的古制砖工艺,对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大有裨益。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3059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