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苏州非遗传承人进故宫”第三季昨天开启,来自苏州的11位非遗传承人,在故宫近距离探访祖辈技艺。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杰,故宫博物院相关部门负责人、苏州市非遗办负责人以及苏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负责人等参加了当天的座谈会。
苏州手工艺品类丰富、技艺高超,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清时期,宫廷众多精美的御用品出自苏州工匠之手,故宫博物院保存了大量此类器物,它们成为最原汁原味的古代苏作实物。
苏州市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在2013年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这也成为“寻踪-苏州非遗传承人进故宫”活动的缘起。系列活动由故宫博物院和苏州市文广新局主办,市非遗办执行,于2015年正式启动,旨在让传承人近距离认知古代苏作技艺,并进一步加强苏州与故宫在非遗保护、传播及文创方面的合作。到今年,活动已举办三季,共有34位苏州非遗传承人走进故宫。
今年的“寻踪”活动为期两天,11位传承人来自明式家具、制扇、漆器、红木小件、红木雕刻、金银丝镶嵌等非遗门类,他们第一天与故宫器物部、宫廷部、文保科技部有关专家进行对话,并观摩了故宫文物医院,以及漱芳斋和倦勤斋。
第二天参观了寿康宫和观摩了有吴门画派渊源的相关书画特展。
苏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李杰介绍,故宫和苏州合作紧密,交流频繁,苏州多位非遗传承人参与了故宫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工作,这次“寻踪”活动中,非遗传承人拓宽了眼界,并与故宫相关人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交流,这为今后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他介绍,本次活动后将对三年的深度交流做个小结,并策划一个相关展览。
在昨天的活动座谈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了对苏州非遗传承人的欢迎,他认为“寻踪”活动很有意义,以后可以多开展,同时,要有来有往,鼓励故宫的专家学者们也要去苏州参观学习,加强双方互动交流。座谈会结束时,传承人林怡的作品《喜相逢》漆器戗金盒,还作为礼物送给了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