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丝绵翻制技艺(蚕丝被制作技艺)
区域:苏州市吴江市
类别:传统技艺
编号:SZ-06-Ⅷ-0016
苏州丝绵翻制技艺(蚕丝被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苏州吴江地处太湖南滨,气候温暖湿润,适桑宜蚕。早在新石器时代,吴江震泽已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剥茧成绵,制成衣被,以御寒。震泽镇原丝行埭(今砥定街)还建有“蚕皇殿”,是蚕农祭祀求神,保佑“蚕花茂盛”的神庙。北宋祥符年间,吴江已有纳绵七千六百斤的记载(乾隆《吴江县志》)。明代,太湖沿岸 “无地不桑,无家不蚕”。震泽镇已成为蚕丝制造中心和著名丝市。生丝及丝绵商品经济发达,农村及市镇居民皆以蚕丝为业,赖以生存。嘉靖《吴江县志》将绵列入特产项内。
丝绵是江南地区习用的最佳保暖材料,其轻暖、柔软、贴体而远优于棉花。旧时,乡民在缫丝季节过后或农闲时间将不能缫丝的下脚茧水煮,溶去丝胶,使之解舒,然后去蛹,扯成薄膜,绷于竹棚之上,层层叠加,至一定厚度取下晾干,成为绵兜,或自用或出售,绵兜可再翻扯成丝绵被或丝绵袄。清康熙年间,朝廷曾采购震泽所产丝绵,翻扯成丝绵袄,供西北戍边将士御寒。近代,震泽产丝绵绵兜分级后,贴上红牌、绿牌、黄牌商标出售。建国以后,丝绵及其复制品丝绵袄、丝绵被曾被外贸部门收购输往东北亚、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成为大宗创汇产品。震泽成为苏浙一带最大的丝绵和蚕丝被产区。20世纪70年代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家自产蚕茧改而出售,不再自制丝绵。90年代后,震泽镇民营企业崛起,推陈出新,大量生产高质量蚕丝被,蚕丝被企业如雨后春笋。至2012年,震泽地区蚕丝被企业已超百家,年产各种规格、各种款式的蚕丝被600万床,占全国蚕丝被市场五分之一,行销于海内外,成为中国最大的蚕丝被生产基地。震泽由此被命名为“中国蚕丝被之乡”。 现制作蚕丝被的企业大多分布在以吴江区震泽镇为中心的太湖沿岸区域,扩及七都、横扇、桃源、盛泽、平望诸镇的相邻蚕茧产区。
蚕丝被制作技艺流程:煮茧—去蛹—剥绵—晾晒—扯绵—翻扯成胎。其关键的核心技术为:煮茧—剥绵—扯绵—翻扯成胎。
蚕丝被轻、暖、适体、经久耐用,对皮肤无不良刺激,改善了人们衣着和被盖,造福民众。传统手工剥制丝绵制作蚕丝是吴江极为普遍的农村副业,亦是苏州传统丝绸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吴江传统手工制丝绵、制蚕丝被技艺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因此,蚕丝被制作技艺在经济、文化、社会,现代生活各个方面,都具有很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