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项目 > 市级名录
古织机制作技艺
区域:苏州市      类别:传统技艺      编号:SZ-06-Ⅷ-0014
  古织机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有了原始腰机。春秋战国后,又发展到多综多蹑织机和束综提花机,并为唐宋至明清时期一直沿用和完善。古织机在明清时期极为鼎盛。当时苏州有织机一万五千多台,织工有十万人。手工产品在20世纪60年代处于低落,70年代又开始回升,但由于手工织造费时费工,遂以机械化代替了手工织造。一些织机经过技术改造,提高了生产力。 原来依赖织布机生存的方式已经改变,但一些农村地区还保留着织机,而这些织机又大多闲置。少数民族地区还依然使用,但数量极少。由于织机的大量减少,以致民间的织造工艺在流失,而且织机的种类也在消失。
  古织机分布区域极为广泛。在农耕社会里,广大农村地区栽棉、纺纱、织布十分普遍。如江南和云、贵、川、湘、鄂、广西少数民族的聚居地,都有古织机。
  古织机分为素机与花机。素机一般以平纹为主,经向可以单色或彩色为彩条,织入各种纬线,也可以增加综片用各种穿综法,织出图案。花机一般指花楼织机,由上下两人配合制作,如宋锦、云锦和蜀锦等。此类织机花型循环较大,一般为皇室和贵族制作衣服,等级很严。
  古织机的机架是用木材来制作的,故称“木机”。一般织布机是由四条机腿作支撑,左右是机身和柱子再配其它相应部件构成织机主体,机首放置坐板,脚下有踏板。机架中间就是竖为经,横为纬,通过织工投梭打纬而织出经面。织物的综片数是由组织机构来定制二片到四片不等。而花楼织机就复杂一些,花楼是挽花工坐在上面分理花本线,通过提起、放下,进行花本循环,坐在底下的织工便织出图案,是二人上下配合而成的,花楼距地有三米五高度,机身长达六米,综片数相对多些。
  各个地区的织机造型各有不同。有的部件会雕刻象形龙、鸟图案。贵州的雕花织机最有代表性,其顶上是龙凤戏珠、或者是双龙、蝙蝠、麒麟,寓意祈福带来吉祥,其它空挡处就配以花版,采用缕、透、浮的手法,刻出花卉人物,内容多为民间传说等。这类织机存世极少,非普通人家所有。
  古织机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史和文化史,包含了美学、力学和民俗等多元素。其外在的造型和内涵都表现了各民族的特色。由此可见古织机的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3059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