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项目 > 市级名录
江南丝竹 扩展
区域:苏州市      类别:传统音乐      编号:SZ-04-Ⅱ-0039
 
  江南丝竹,苏州市一批江南丝竹扩展项目,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项目。
  江南丝竹是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主组成的器乐演奏形式,俗称“细八派”、“清音”,一度曾称“国乐”。1949年后,为与南方丝竹音乐相区别,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苏州的江南丝竹分布在古城区和常熟、张家港、太仓、昆山、吴江、吴中、相城等地,尤以太仓城乡最为繁荣。
  江南丝竹的形成,与陶渊明后代陶岘有关。唐开元年间陶岘曾居于千灯陶家桥,后移居花桥陶家村。“陶岘,……生知八音,……善奏清商之曲”(清康熙《昆山志》)。“清商之曲”即江南丝竹雏形。明嘉隆年间,北曲家张野塘,素工弦索,在太仓卫当兵时被魏良辅发现并嫁女于他。张“既得魏氏,并习南曲,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见明宋直方《琐闻录》清叶梦珠《阅世编》)。他还与太仓乐师杨六一起创制了弦子、提琴(见明张采《太仓州志·物产》),并组建了一支丝竹乐队来伴奏昆曲。随着昆曲的风靡全国,这种乐队也迅速走红。世有“苏州箫管虎丘腔,太仓弦索昆山口”之谚。这个诞生于昆曲革新中的吴中新乐弦索,可谓是江南丝竹之滥觞。
  吴中新乐弦索在婚丧喜庆、宴娱宾客和庙会赛会中都有出现,深受欢迎。一些昆曲曲牌通过广泛演奏,也发展、衍变成了独立的丝竹乐曲。
  历史上,苏州城乡有过许多丝竹班社,明清以来一些堂名班社也兼奏江南丝竹,他们除参加民俗活动外,多应婚寿喜庆之邀,进行营利性演出。
  江南丝竹盛于清末民初,抗战期间,因战乱动荡及洋场歌舞冲击,渐趋衰落。
  江南丝竹所用乐器有丝弦、竹管和打击三大类。
  丝弦类有二胡、中胡、大胡、琵琶、扬琴和阮。还有两种为太仓所创,一是提琴,明代杨六所创,与二胡的主要区别是不用蛇皮而用桐木为板面,无千斤,琴筒用椰子壳或木板制成,音色幽雅、柔美。二是弦子,又叫曲弦,即小三弦。是张野塘根据为北曲伴奏的三弦改制而成,音色独特,穿透力强。
  竹管类有曲笛,发音清脆、嘹亮,是江南丝竹的主奏乐器。箫,音色恬静、甘美。笙,音色甜美、柔润,可以与吹、拉、弹各组乐器结合得很好。
  打击类有檀板、板鼓,这两件乐器常由一人演奏,起到指挥的作用。小堂鼓,音质坚实而有弹性,常表演热烈兴奋的情绪。此外还有小木鱼、小钹、碰铃(又叫“星”)等。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三五人至十余人不等。有箫、琵琶和二胡三件乐器即可演奏了。
  江南丝竹的传统代表曲目有《三六》、《行街》、《欢乐歌》、《慢六板》、《中花六板》、《慢三六》、《云庆》和《四合如意》,被称为“八大曲”。还有《老六板》、《快六板》、《霓裳曲》等流传曲目。在太仓一带还广泛流行有《乌夜啼》、《龙虎斗》、《南词起板》等。
  江南丝竹有坐奏、行乐等形式。传承以“心传口授”为主。
  前人曾将江南丝竹的艺术特征概括为“小(小型灵活,长度较短。)、轻(轻盈明快、令人振奋)、细(精致细腻)、雅(优美雅致)”。
  江南丝竹在昆曲改革中诞生,在民俗活动中绵延,记载了数百年江南民间艺术的发展和民风民俗的嬗变,具有相当的历史文化价值。
  江南丝竹调式丰富,风格欢快,结构多样,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也是音乐创作的宝贵素材,具有相当的艺术价值。
  江南丝竹的产生和延绵,对民族音乐史,对戏曲、音乐、民俗和群众文化等各学科都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苏州市区,2004年恢复组建的吴平国乐团,多次赴中央电视台和日本冲绳等交流演出,并计划开展资料收集,筹建苏州江南丝竹资料馆,整理编配传统曲目,加强传承人培训,建立网站,拓展传播宣传等工作。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3059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