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四批省级非遗代表作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项目 > 省级名录
吴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区域:苏州市吴中区      类别:传统技艺      编号:JS-04-Ⅷ-0092-02
吴罗织造技艺(四经绞罗织造技艺、纱罗织造技艺)
“罗”原是指一种织造方法,后专指用此类方式编织的丝织品。它用合股丝以经纬绞合的方式织成,具有质地较薄,手感滑爽,花纹美观,兼有透气性等特点,历代被视为丝绸珍品,由于工艺复杂,耗工费时,价格不菲,大多为皇家官衙制作服饰、帘幕帐帷、屏风櫊扇等所用。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流域,素有丝绸之乡美称,所产丝罗在历史上享有盛誉,被人称之为吴罗。
现代以来,罗逐渐从人们视野中消失,掌握丝罗织造技艺者也越来越少,可谓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大多数人已不知罗为何物。杭州的杭罗织造技艺被发现后立即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于2006年、2007年、2008年先后列入杭州市江干区级、市级、浙江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杭罗织造技艺”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中的重要代表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苏州织罗技艺历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草鞋山遗址发掘的碳化纺织物残片,即是以野生葛为原料的罗纹织物,距今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苏州是罗的故乡。苏州织罗技艺高超,至迟到宋元之际,已经名闻天下,有“吴罗”之称。到明清两代,吴罗织造技艺更上层楼,有花罗、素罗、刀罗、河西罗、秋罗等, 品种繁多,成了丝织品中的佼佼者。清朝覆亡后,随着其主要消费群体高官权贵的消亡和织造局的解体,吴罗大批量的织造随之停止。由于其织造难度大,制作成本高,非一般平民所能消费,其技艺也日趋萎缩,更由于受到洋布的冲击,织罗技艺几近灭绝。目前发现的以郁氏家族和李海龙为代表的吴罗织造技艺传承人,是仅存的一脉,亟待保护抢救。
吴罗织造技艺具有珍稀性的特点。国台办将赠送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的罗巾织造任务交付杭州某公司后,遍访杭城,竟然找不到能够完成此任务的人,最后却被吴罗织造技艺传人李海龙完成了。故宫为了复制乾隆花园符望阁櫊扇漆纱窗寻觅了三年,才在苏州找到了相关纱罗制作技艺,可见其稀世之珍。
吴罗织造技艺具有原真性的特点。由于光福地处苏州西部山区,过去交通不便,相对闭塞,且长期没有通电,致使流落在光福乡间的吴罗织造一直都只能靠脚踏手拉的老式织机生产,保持了它的原真性。
吴罗织造技艺具有系列性的特点。目前所掌握的品种有素罗、横罗、直罗、对应连股罗、四经链式罗,二经、三经至八经绞花罗、芝麻花罗、实地花罗、亮地花罗、纹罗、妆花罗、绣花罗、挖花罗、漆纱罗、镂金罗等。这在目前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吴罗织造技艺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科学认识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
从光福乡间将吴罗织造技艺挖掘出来,是非物遗产保护的一大收获
主管单位: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主办单位: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版权所有: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网
苏ICP备13059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