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肉松制作技艺
区域:苏州市太仓市
类别:传统技艺
编号:JS-03-Ⅷ-0083
太仓肉松制作技艺
太仓肉松制法创于清代倪德。倪德原是清同治年间的一位高厨。1874年的某一天,太仓新科状元陆增祥宴请宾客,倪德被邀去掌勺。适逢倪德未婚妻前去探望,心猿意马之下,将五香焖肉烧过了头。大惊失色的倪德急中生智,将猪肉去皮、除油,留下瘦肉反复揉炒,制成一道黄灿发亮、香气袭人、形态蓬松的全新菜肴,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太仓肉松。其后,倪德在太仓城厢武陵街昭忠祠旁开设了“倪鸿顺”肉松店铺,专售肉松。不久即为贡品呈献宫中,得到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厚爱。1915年,太仓肉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一举夺得肉制品类金奖,1925年再获江苏省第二次地方物品国际博览会金奖。1958年之后,由倪德的孙女唐孝耆负责肉松制作。
太仓肉松形呈絮状,肉香浓郁,色泽金黄,咸中带甜,口感和谐。其制作技艺的精华,集中体现在“三精”上:选料精致,配料精细,制作过程精湛。
“绝对新鲜”是太仓肉松对原料的要求,早期肉松制作“把作”师傅在购肉时依鼻嗅、眼看、指压等方式判定肉质新鲜度。一般选用瘦肉出精率较高、瘦肉纤维韧性较好的太仓当地瘦肉型太湖梅山草猪作为主料肉。为确保肉松主料肉新鲜度,一头猪从屠宰到下锅,要严格控制在4小时之内,这一标准沿袭至今未变。
配料根据主料肉品质鲜嫩度、火候、气候等因素,选用不含任何人工色素或添加剂的纯天然植物及纯天然酿造物,如料酒、酱油等。整个加工过程包含了苏帮菜肴特定的加工手法,如急火“煮”去杂质,文火“焖”肉质酥,弱火“炒”收原汤,手工“搓”呈絮松等等。经过切条、煮松、炒松、搓松四道工序制做完成。
炒松,是太仓肉松制作过程中关键之关键。通过炒松,使肉松主料肉充分回吸原有汤汁,既保持了肉松自然的肉香味,又最大限度保持了肉松所有的营养元素。在这一过程中,火候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保持缓慢又温而不熄的文火,方可达到锅内温度的均匀。肉松的水分,要凭直感掌握,专业性极强。经验丰富的肉松传人,凭肉眼视炒松时蒸汽的浓密度,再辅以手感触摸,即可判断水分。根据肉松主料鲜嫩度,气候季节变化,翻炒频次等因素,水分要控制在20%左右。
民间礼尚往来,常视太仓肉松为最奢侈的高档食品之一,故而历史上有“无松不成宴”的赞语。伴着早餐的米烧粥,就着酒席的冷餐盘,当金灿灿的太仓肉松渐渐融于口中,咸中带甜的鲜香,在唇齿间久久留存,令人回味无穷。柔软细腻,如丝如絮的肉松,给人一种无比美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