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苏州市
类别:曲艺
编号:JS-01-V-0001-01
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是运用苏州方言进行说唱的地方曲艺,亦称“说书”。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于江、浙、沪地区。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苏州评话亦称“大书”,只说不唱,通常一人表演,注重说、噱、口技和起角色,借助醒木、折扇和手帕等道具制造气氛或演示神形,表演时讲究“精、气、神”。苏州弹词,亦称“小书”,有说有唱,以说表为主,讲究语音、语气和语调的变化运用,注重用词的精确生动,上手弹三弦,下手弹琵琶。清代中叶就形成了“陈调”(陈遇乾)、“俞调”(俞秀山)和“马调”(马如飞)等三大弹词流派唱腔,到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24种流派唱腔。苏州评弹讲究“一人多角、跳进跳出”“未来先说、过去重提”等手段,运用特有的“六白”、 做功(动作表情)、八技(口技)和弹唱等手段来交代情节、塑造人物。拥有专门的演出场所——书场。在四百多年的流传、发展中,形成了“说、噱、弹、唱、演”为主要特点的表演体系,注重“理、味、趣、细、奇”。积累了一大批精品书目。
苏州评弹反映着江南人文精神,保留了丰富生动的苏州方言。书目中蕴含的丰富历史知识、传统道德和民风民俗等,折射出民众的传统道德观念和思维方式。近年来,苏州评弹遇到听众锐减、老龄化以及长篇传统书名后继乏人等问题。